010-57172620
公众号:考博早知道
院校信息、考试信息、复习方向

18、考博难不难,什么学校和专业好考

18、考博难不难,什么学校和专业好考,

考博不存在哪个学校好考,哪个专业好考的问题。博士毕竟是最后的学位,单纯想要一个博士学位的人也大有人在。而且只要是能设立博士点,相应的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就一定不差。所以,不论哪个学校、不论哪个专业,都会有大批的学生想要报考。不存在好考这一说。

好不好考?应该是针对人说的,而不是针对学校和专业说的。

如果考生本硕学校也好、论文数量也多、考试分数也高、综合素质也强,那他考哪个学校都有很强的竞争力,那他考哪个学校也都能说“好考”。

如果考生本硕学校也一般、论文也没有、还不想好好复习备考,那只能说不管考哪个学校、哪个专业都是不好考的。

如果硬要说有没有好考的学校、好考的专业,那只能从报录比上来分析。

就学校来说:肯定是越是名校、越是名专业竞争越大,报录比也悬殊。

就专业来说: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例。经济金融类、管理类、政治学类的竞争会大一些,哲学类、历史类、文学类竞争会小一些。

当然以上都是整体的梳理,具体到学校专业还会有各种因素影响。

需要明确两点。

1)考博的人数相对考研要低的多,相同学校的不同专业、相同专业的不同学校之间的报录比不会像考研时悬殊那么大。还是那句话,差的学校、差的专业也有很多人想要考,想要拿到博士学位

2)考博可以同时报考多个学校,只要考试时间不冲突。所以客观上也弥补了各个学校之间报录比的差距。

最后,与其在纠结哪个学校好考、哪个专业好考,不如努力让自己成为哪个专业都“好考”的那一类人,可以多多的写文章发文章,可以更好的复习应对考试拿高分,可以多读书、多研究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、综合能力。

与其在纠结哪个学校我能考上,不如问问自己我更想学的专业、更想去的学校是哪个。确定之后在问问自己为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做哪些准备和努力。

考虑招考方式

一般来说,申请审核比较适合本硕教育背景不错,或者手里有过硬学术成果的考生,如果考生本身本硕出身于普通院校,手里也没有过硬的学术成果,那么,建议优先考虑考试制的院校,起码考试制不会刷你的材料嘛,报了名,就能参加笔试,没考之前,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。

考虑导师选择、考试内容

了解了招生方式之后,可以看看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招生人数。有的学校,名额是划分到导师的,有的学校则是导师组招生,报考不分导师,录取之后才双向选择导师。

如果打算报考的学校专业,是直接报到导师的,那么考前最好跟目标导师通过邮件等方式沟通一下,起码让导师知悉你的情况,知道你要考。但前期的联系,对于你是否录取,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,考试方面,还是得多下点功夫。一个导师一年也就招一两个,可以通过本校本专业在读的博士,从侧面打听一下目标导师的热门程度。

如果打算报考的学校专业,是导师组招生,那么前期联系导师,就不是特别必要了,整个复习备考期间,把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应试的准备上就好。

关注往年分数线的高低,了解清楚外语和专业课的单科线及总分线。最好能找到本校考博英语和专业课的试题,或者联系上本校本专业的博士学长学姐,了解清楚该校考博英语的难度处于什么段位,专业课大致考什么内容,这样,一方面能让自己复习起来有的放矢,另一方面,如果该校考察的内容自己并不擅长,则可以考虑换个目标。以经济学类专业为例,有的学校会涉及到大量计算,有的学校则是以论述为主,有的学校考政经、宏微观,而有的学校还会涉及到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内容。


XXX市XXX县XXX路XXX号
020-000000;020-000000
工作时间:09:00—18:00
xxx@.co.m